[家之良妻,猶國之良相],這樣的皇帝, 讚!
[正家道]-朱元璋
洪武元年正月乙亥,冊皇后馬氏。太祖謂侍臣曰:
“昔漢光武勞馮異曰:'倉卒蕪蔞亭豆粥、滹沱河麥飯,厚意久不報,君臣之間,始終保全。
朕念皇后起布衣,同甘苦,嘗從朕在軍倉卒,自忍飢餓,懷糗餌食,朕比之豆粥麥飯,其困尤甚。
昔唐太宗長孫皇后當隱太子構隙之際,內能盡孝勤,承諸妃消釋嫌猜。朕數為郭氏所疑,朕徑情不恤,將士咸以服用為獻,後先獻郭氏,慰悅其意。及欲危朕,後輒為彌縫,卒免於患,殆又難於長孫皇后者。
朕或因服禦詰怒小過,輒為朕曰:'主忘昔日之貧賤耶?'朕復為之惕然。
家之良妻,猶國之良相,豈忍忘之!” |
三月辛未朔,命翰林儒臣修《女戒》。太祖謂學士朱升等曰:
“治天下者,修身為本,正家為先。正家之道,始於謹夫婦。后妃雖母儀天下,然不可使乾政事。至於嬪嬙之屬,不過備職事、侍巾櫛。若寵之太過,則驕恣犯分,上下失序,故歷代宮閫,政由內出,鮮有不為禍亂者也。
夫內嬖惑人,甚於鴆毒,惟賢明之主能察之於未然,其他未有不為所惑者。
卿等為我纂述《女戒》及古賢妃之事可為法者,使後世子孫知所持守。” |
洪武十三年二月辛未,太祖諭皇太子諸王曰:
“吾持身謹行,汝輩所親見。吾平日無優伶近之押,無酣歌夜飲之娛。
正宮無自縱之權,妃嬪無寵幸之暱,或有浮詞之婦,察其言非,即加詰責,
故各自修飭,無有妒忌。
至若朝廷政事,稽於眾論,參決可否,惟善是從。
或燕閒之際,一人之言,尤加審察,故言無偏聽,政無阿私。
每旦星存而出,日入而休,慮患防危,如履薄冰。
苟非有疾,不敢怠惰。以此自持,猶恐不及。
故與爾等言之,使知持守之法。” |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